根状茎粗壮,木质。秆密丛生,高50-80cm,粗2-2. 5mm,坚挺,三棱柱形,无毛,基部有紫褐色分裂呈纤维状的宿存叶鞘。叶基生和生于秆的下部,长于秆,稀短于秆;叶鞘褐色,边缘膜质;叶片条形,平张,宽0. 5-1cm,有3条脉,下面沿脉及边缘粗糙,上面平滑。总苞片叶状,下部的长于支圆锥花序,向上部的渐短,具长的苞鞘;花序为复圆锥花序,长20-40cm,有3-8个支圆锥花序,支圆锥花序单生,稀双生,轮廓为卵状三角形,长4-14cm,宽3-6cm;支花序梗纤细,三棱柱形,通常伸出苞鞘之外,最下部的1枚长10-20cm,向上部的渐短,无毛;支花序轴锐三棱柱形,棱上疏被短硬毛;苞片鳞片状,长2-3mm,先端具长芒;小穗多数,全部从囊状的枝先出叶中生出,开展,两性,雄雌顺序,狭长圆体形至圆柱形,侧生的长0. 5-1cm,通常顶生的1枚略长,长1-1. 5cm;雄花部分短于雌花部分,具3-7朵雄花,雄花鳞片披针形,长2-3mm,褐色或红褐色,膜质,先端渐尖,雌花部分有2至10余朵雌花,雌花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1. 5-2mm,膜质,褐色或淡褐色,有红褐色的点和短纹,无毛,有1条中脉,先端急尖或渐尖,有小短尖;果囊椭圆体形,三棱形,长约3mm,不肿胀,下部黄白色,上部褐色,有红褐色的点和短纹,膜质,无毛,具2条侧脉及数条细脉,基部无柄,上部收缩成稍外弯至微下弯的长喙,喙长约为果囊长的1/2,先端斜截形,两侧近无毛。小坚果被疏松地包于果囊内,椭圆体形,三棱形,长约1. 5mm,成熟时黄褐色;花柱基部不增粗,柱头3。花期:花、果期:5-11月。。
产地:三洲田 (王国栋等W070190) 。生于山地水旁,海拔约150m。
分布: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。印度、斯里兰卡、尼泊尔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、菲律宾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